你永远也不会知道的一个企业做大后的命运

一个企业,其实按照不同种类、不同类别、不同形态、不同人数、不同收入额和纳税额分,可以分很多很多种类,这里我们只谈论国有企业、控股企业、私有民营企业。看看他们的命运和我说的对不对。

国营企业的最终道路,基本都是破产重组和靠着申请经费活着,我们不知道老板是谁,但除非垄断,否则举步艰难。因为国营最基本的法则是合规。那么如何可以不合规呢?创建由国资委、国有企业集团公司(北京如一轻集团、二轻集团)参股、控股的独立商业企业,而一轻集团上一级公司,就是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(国资委旗下头牌)。国营企业通常和私营的资本性质企业类似,都拥有三层架构,其中,最顶层是北京市国资委,国资委作为机关单位是不允许直接做经营的,所以作为管理和投资单位来操作,通常叫做钱柜,而不称为公司,所以它在三层架构之外,三层架构之上,属于真正的躺着挣钱的隐形机构。它全资创立了北京市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,简称为国管中心,而这家公司基本上属于可以抗住事情的老大了,也就是躺挣模式下的分钱公司,属于皇帝身边人,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。这家公司创建的三层公司,就是北京的一轻集团、二轻集团,指的是轻工业产品集团。同级别企业的还有北京一商集团、北京二商集团等众多大牌控股企业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,这些个跟一轻集团并排的机构,从第二层防火墙升级到了第二层半,成为大型防火墙公司,当然在一般股权建设的企业中,这个公司很少存在,主要是规模做这么大的很少。当然这个基本也成为了躺挣的机构。他们不运营吗?原则上他们只负责运营的大体规划,例如投多少钱,收益多少,而对于具体运营、问题投诉远远到不了他们这里,所以对于这种这种躺挣的企业,一般毕业生想进去还是比较难的,当然就算进去了,没点关系只能在最底层。而一轻集团下面主要包含的是食品、饮料等食品类产品和投资,如我们所熟知的北冰洋、百年义利等品牌(能不吃就不吃的品牌)。 二轻集团下面主要包括的是百货、家电类产品、金融产品和投资。还包括一商集团和二商集团,属于局级改制,以前是北京一商局和二商局,也是属于大型渠道企业,其中最知名的大红门猪肉就是二商局搞出来的品牌概念。而这些企业均属于躺挣企业,自身盈利来看永远都是负数,可是分红来看绝对是人上人的企业,真的就是牛虱都比黄豆大,一个手指压死一瓢企业的级别。

而刚刚说了国有大型防火墙企业,在国有大型防火墙企业下面,就是一些实体经营企业和品牌控股企业了。例如北京稻香村”集团“公司(不是集团胜似集团)、北京义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(百年义利)这样的企业了,其中稻香村来看,又有三层架构,其中包括稻香村的品牌管理委员会(注册资本50w),主要方向包含且不限于使用品牌融资、使用品牌授权三方企业加盟、活动策划等等,在稻香村这个结构中,是顶层企业,而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则是二层企业,主要负责品牌运营、管理、承担品牌的管理风险等内容,而底层架构则是稻香村的各个食品厂、零售店等都是独资企业,也就是说如果某稻香村店卖的商品出现了问题,新闻只会报道稻香村某某店销售的产品出现问题,市场监督管理局也仅仅会对此公司做出处罚,原则上是影响不到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。但不排除监事人可能和所有分公司有关,例如一旦某一个公司登记人进去了,可能所有公司的执照信息都要变更。这里的某一个人是特定的人,不是随机或任意的人。

对于对于金字塔顶端的人来看,他们只负责花钱,数钱和布局,永远不用发愁下面的事情,这里推荐看《人民的名义2:人民的财产》,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金字塔结构的关系。当然根据卖什么的人不吃什么的原则,我不说可能大家也明白了。当然不得不说,这也是社会Luan的原因,很多东西都是跟国有企业学的。

再来看啊可能私营、民营企业。他们的路在这30年来也不是很好走。先来说说一些耳熟能详的品牌、例如南孚电池、青岛啤酒。南孚电池是福建的知名企业,而在招商引资中,某zf 拉线给南孚,执行了和当时那个时期对待老百姓的方法一样的模式,即”买断“,只不过在”买断“带了年限而已,在外资一次性给了南孚一笔巨款之后,这品牌的使用权就归了外资企业所有。这就是打着中国品牌的情怀,而这类情况在中国的品牌有上百个,且行业基本覆盖所有行业。而收购模式有品牌收购、品牌使用权收购、品牌股份收购、品牌业务收购等。而这种情况的发生,有些是将带有不良资产的品牌甩锅,有些是利用品牌知名度注册其他业务类型进行销售,有些是根据国外品牌注册的中国地区品牌,然后再卖给将要国际化的企业,有些是自己没钱干不下去了销售,更有甚者就如本段之前提到的,是被拉线卖掉的。

这里简单的列举一些没有被公布出来的企业:

  1. 花旗银行(Citi)收购中信银行部分零售业务。
  2. 宜家(IKEA) - 瑞典家居品牌,在中国开设门店并受到广泛欢迎。
  3. 卡夫亨氏(Kraft Heinz)收购中国豆腐乳品牌味好美。
  4. 宝洁(Procter & Gamble)收购中国童装品牌安满婴幼儿用品有限公司。
  5. 百事可乐(PepsiCo)收购中国果汁饮料品牌哈尔滨饮料集团。
  6. 赛诺菲(Sanofi)收购中国生物制药公司天坛生物。
  7. 瑞士信贷(Credit Suisse)收购中国证券公司华信证券的部分股权。

当然,以上内容相对来说还是属于企业高层的战略布局、而最终目的当然都是为了钱,而对于卖品牌来说,钱一部分是还账,还有就塞到了个人腰包。而总的来说,对于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来说,都是好。不过对于老百姓来说,很多情况都是一波韭菜。

而再近10年中,国有企业发力,重新唤起了初心,绝不能让资本、资本家、垄断市场、收割百姓的韭菜。而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商业手段来打压资本企业,通过各种方式最终实现收购内地的资本企业、打压其退出中国市场。其中家乐福就是其中之一,而苏宁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棋子而已。

在中国,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平稳经营。平稳的挣自己的钱。不要考虑投机、暴挣、垄断,如果你考虑了,那么你必须让出一定配额的股权、或者被媒体把方向推到另外一边孤立你,这些手段仅仅是为了保证市场的平稳发展,合理的且稳定的恢复到缓慢且平稳的道路上。绝不允许资本占据某一领域的统治地位。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价格战的问题,当一些资本企业占有了一定垄断地位,那么商品单价就会定的很高,而国资出手的第一个办法就是通过价格战进行微调,持续打压市场占有率。毕竟中国的老百姓还是比较关注那细微的变化。而在这个跳过后,其成本拉升产品直销造成了严重压力。被逼退的企业可能发现压力巨大,选择退出。在这之后,由于资本企业对于前期的定价有了一定的市场驯化程度,而采用低价打压的国企、国资会重新占有市场后会通过价格调控模式,将自己的产品调回到资本企业定价的水平,而通常会更高。这也体现出了拥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管理模式。国有依然是集体所有,而老百姓还是那一批老百姓。

社会生活,商业乐趣。让我们的活得明明白白。
全国快消品营销策划人。
大型赛事活动策划人。
思科深信服双认证工程师。
图书出版发行资深人士。
优秀的无名咖啡师。
PHP全栈程序员。
优秀位图平面设计师
淘宝第一批网店装修工程师
原3D家居网创始人
原英国索尼爱立信粉丝团创始人
SEfans-Rom开发团队负责人。
以上内容不包括我的本职工作及东家信息,仅为个人业务及团队。本站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本站文章全部原创,部分文章内有引用或转载补充,都会详细扩引指出,如需转发请注明出处: isher.qsis.cn
ipv6 ready